武鋼國貿總公司運用GPS等手段降低進口礦途耗
作者:中鋼協網站 時間:2012-03-29 點擊次數:
點開GPS系統監察港口船舶裝卸情況--這是武鋼國貿總公司原料部江運組每天早晨七點半和下午四點的例行任務。近年來,該公司不斷調整運輸結構,優化運輸模式,并引入信息化手段對礦石運輸與裝卸情況進行跟蹤,將進口鐵礦石運輸途耗控制在0.7%以下,遠低于行業標準。
武鋼位處中國腹地,鐵礦石水陸運輸距離長,中轉環節多,途耗控制一直以來都是“老大難”問題。
近幾年來,武鋼國貿總公司積極研究引起途耗的因素分析,不斷探索控制途耗的方式方法,在運輸結構、運輸模式、渠道建設等方面做文章,加大減載進江、江海直達與江海聯運等一站式運輸比例,減少中轉環節產生損耗。一季度,“一站式”運輸模式比例達到90%,較去年上升了10%。
根據集團建設“數字武鋼”的要求,武鋼國貿總公司加大信息化手段運用,強化過程管理與監控,在我國鋼鐵行業中率先利用GPS系統對國內運輸船舶進行全天候監控,實時監控運輸船舶動態,防止出現中轉過程中散料以及清艙不凈等損耗的發生。同時在北侖、上海、鎮江等沿江沿海港口安排駐點監裝人員,嚴控現場船舶清倉、皮帶機傳送等,做到武鋼主要物流線路全覆蓋,確保了礦石裝運質量。
在強化內部管控的同時,該總公司大幅降低與供應商簽訂的途耗標準,提高途耗賠償力度。途耗賠償逐年降低,運輸公司與船方責任意識顯著增強。